✅ 醫美/美容相關法規依據(台灣)
以下是常被引用並限制業者行為的法規條文:
📜《醫療法》
- 第84條:「非醫療機構不得執行醫療行為。」
- 重點:只有經合法立案的醫療機構(如診所)才可執行注射、雷射、埋線等醫療美容療程。
📜《藥事法》第66條、第92條
- 不得宣稱產品有醫療療效
- 不得刊登誇大或不實的廣告
- 違者最重可罰500萬元並勒令下架
📜《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》
- 第24條:「不得以廣告、標示或宣傳涉及醫療效能。」
- 明確禁止將化粧品宣稱為:
- 消炎、抗菌、抗過敏
- 長效除皺、淡斑、拉提
- 替代醫療療程(如「免打雷射」、「玻尿酸無針注入」)
❌ 常見禁止用語與違規用詞(務必避免)
⛔ 違規誇大用詞
用詞類型 | 避免範例(務必禁止) | 合法替代建議 |
---|---|---|
功效型 | 立即見效、一針逆齡、永久除皺 | 改用「改善膚況」、「視個人狀況有所差異」 |
醫療效能 | 治療痘痘、緊緻拉提、修復細胞 | 可用「肌膚管理」、「保養修護」 |
保證類 | 無效退費、效果保證、見證神奇改變 | 改為「實際效果依個人膚況而異」 |
超越醫療 | 替代手術、不用開刀效果勝拉皮 | 僅能說「非侵入性保養方式」 |
效果誇張 | 10分鐘小V臉、逆齡20歲、痘疤瞬間不見 | 改用「幫助提亮膚色」、「減少油脂困擾」 |
⚠️ 診所、SPA、美容業行銷中常見風險用語分類
🔸 涉及醫療行為的詞句(僅限醫療機構可使用)
- 肉毒桿菌、玻尿酸注射
- 音波拉提、電波拉皮
- 埋線拉提、雷射療程
✅ 若非醫療機構,不得使用此類字眼,即使轉分享醫師資訊,也不能以「推廣療程名目」進行。
🔸 錯誤見證類詞句(消保法與公平交易法風險)
- 顧客見證「原本滿臉痘痘,療程後完全乾淨」
- KOL說:「三次療程就完全變小臉」
✅ 可用:「使用者分享改善膚況的過程」,但要標明『個人經驗,不代表療效』。
🔸 對消費者保證類詞句(屬於誇大不實)
- 「變年輕10歲」「一次就有效」
✅ 可用:「部分顧客反應滿意」、「成效依個人膚質與反應有所不同」
⚖️ 依據法律條文的合法行銷建議
法規條文 | 禁止重點 | 合法行銷語建議 |
---|---|---|
《醫療法》第84條 | 醫療行為不得由美容業執行 | 若合作診所要曝光,需清楚標明「由專業醫師執行療程」 |
《藥事法》第66條 | 不得宣稱具治療效能 | 不可說「消炎抗菌」,可說「幫助肌膚保濕、調理」 |
《化粧品法》第24條 | 禁止化粧品涉醫療宣傳 | 可用「保濕」、「滋潤」、「改善膚況」 |
✅ 合法合規行銷用語範例參考
✅ 可以使用的詞彙或結構:
- 「改善膚況」、「視個人狀況而異」
- 「協助調理肌膚油水平衡」
- 「為您的肌膚提供更好的呵護」
- 「由專業醫師親自諮詢評估後進行療程」
- 「非侵入式保養方式,輕鬆無負擔」
- 「體驗舒適放鬆的美容過程」
💡 結語:愛水品牌如何強化合規行銷?
- ✅ 設計教育型內容:強調衛教、知識分享,不直接觸及療效。
- ✅ 合作診所要標註醫師資訊:如官網、LINE推播、影片皆可呈現「醫師親自施作」。
- ✅ 每段廣告加註聲明:「實際效果依個人膚況與體質有所不同」,以降低糾紛風險。
- ✅ 避免KOL誇大推薦:所有合作內容需經審稿,不能用「保證」、「神效」等字眼。
📌 #醫美法規 #合法行銷 #禁止用語 #化粧品法 #行銷遵法 #台灣醫美行銷

以下是針對「醫美療效行銷中常見的違規用語」所整理的 20個常見禁止詞彙,並提供每個詞彙的 合法替代建議用法,協助您在撰寫文案、製作廣告、KOL講稿、影片描述與官網頁面內容時合法合規,不違反台灣的醫療法規、藥事法及化粧品安全法規。
- 禁用詞:「一次見效」
合法用語:「根據個人肌膚狀況,效果因人而異」 - 禁用詞:「立即變年輕」
合法用語:「幫助肌膚呈現更年輕的光澤感」 - 禁用詞:「永久除皺」
合法用語:「可協助改善皺紋問題,但需依個人保養習慣維持」 - 禁用詞:「逆齡十歲」
合法用語:「協助展現年輕輪廓感」 - 禁用詞:「無痛拉提」
合法用語:「非侵入式療程,操作時感受輕微刺激」 - 禁用詞:「零恢復期」
合法用語:「大多數人術後可快速恢復,實際情況依個人體質不同」 - 禁用詞:「保證見效」
合法用語:「成效會因個人膚況與生活習慣有所不同」 - 禁用詞:「全面改善痘痘肌」
合法用語:「可搭配專業護理協助調理油水平衡」 - 禁用詞:「撫平所有細紋」
合法用語:「有助改善乾燥引起的肌膚細紋」 - 禁用詞:「立即小V臉」
合法用語:「療程後輪廓線條有機會更加緊緻明顯」 - 禁用詞:「肌膚再生」
合法用語:「可促進肌膚表面更新,使膚況更細緻」 - 禁用詞:「膠原蛋白爆發」
合法用語:「可活化肌膚,幫助提升彈性表現」 - 禁用詞:「深層治療毛孔」
合法用語:「協助改善粗大毛孔外觀」 - 禁用詞:「徹底改善暗沉」
合法用語:「能幫助提亮肌膚,使膚色更均勻」 - 禁用詞:「治療黑眼圈」
合法用語:「可輔助淡化眼周疲憊感」 - 禁用詞:「修復受損細胞」
合法用語:「可協助肌膚進行調理與滋養」 - 禁用詞:「緊實拉提效果媲美手術」
合法用語:「非侵入式保養方式,視個人膚況呈現自然緊緻感」 - 禁用詞:「一次療程效果媲美三次雷射」
合法用語:「療程效果會因個人膚況與反應有所不同」 - 禁用詞:「打造完美輪廓」
合法用語:「可協助修飾臉部線條,增添立體感」 - 禁用詞:「修復痘疤、凹洞」
合法用語:「搭配專業課程,可協助改善肌膚平整度」
以上皆為實務上常見的廣告、文案、KOL講稿、對話文字中的違規詞彙,若未審慎使用,將觸犯《醫療法》誇大不實、《藥事法》禁止未經核准療效宣稱、《公平交易法》不實廣告條款,嚴重者可面臨高額罰鍰與下架處分。

進一步幫你整理與彙整「自費醫療推廣常見違法情境、廣告禁忌字詞、合法應對方式」,並且以行銷實務可執行角度加以補充,讓你能安心推廣、合法行銷,同時兼顧轉換與品牌形象。
一、不小心就觸法的兩大情境解析
情境 1:使用前後對比照(Before/After)
- 違規原因:根據衛福部規定,這屬於以醫療成果做宣傳、引導消費,違反《醫療法》第84條。
- 安全建議:
- 一定要取得當事人「書面同意」。
- 圖片下需加註:「本照片經當事人同意刊登,僅供教育參考使用,實際效果依個人體質而異」。
- 不得將此類圖片作為廣告、促銷用。
情境 2:節慶優惠、折扣活動
- 違規原因:違反《醫療法》第86條,禁止以折扣、團購、贈送療程等方式進行促銷。
- 安全建議:
- 行銷文案以節慶「祝福、提醒保養」為主,例如:「迎接母親節,別忘了愛自己」。
- 呼籲行動語:「私訊預約諮詢,讓我們為您客製化療程建議」。
- 只在「1對1私訊或面對面」才可說明價格與優惠內容。
二、三種常見的違法廣告文字風險
一、誇張或排名用語(第一、唯一、最專業)
範例:
- 國內首例
- 全台唯一
- 最專業技術
- 全世界第幾台儀器
- 治療病例最多
- 榮獲認證第一名
二、醫療效果誇張或不實宣稱
範例:
- 完全根治
- 一勞永逸
- 抗老回春
- 緊實逆齡10歲
- 強化細胞再生
- 永久除皺、無痘肌
三、使用不明或誤導性新名詞
範例:
- 童顏針
- 瘦瘦筆
- 美白針
- 神奇拉提儀
- V臉神器
建議使用產品正式名稱如「Saxenda(善纖達)」、「Thermage(電波)」、「Ulthera(音波)」等衛福部許可項目。
三、合法撰寫貼文的五大原則
- 合法原則:不誇大、不促銷、不承諾效果
- 內容需中性、陳述療程基本資訊與操作流程。
- 避免描寫效果或承諾結果。
- 合法圖片:不使用BA照或KOL見證照引導療效
- 可使用環境、設備、服務現場示意圖。
- 若使用真人照,需聲明為模擬或角色扮演示意。
- 合法內容焦點:談「理念」不談「療效」
- 聚焦診所理念、專業態度、衛教知識。
- 引導消費者自行諮詢、進行評估。
- 合法語言邏輯:用「協助」、「促進」代替「治療」
- 禁用:「改善痘痘」、「除斑」、「緊實拉提」
- 改為:「協助膚況調理」、「提升肌膚彈性表現」
- 合法互動方式:避免公開說明費用或療程細節
- 呼籲式語句為主:「歡迎私訊我們討論療程規劃」
四、合法替代文字建議(部分延伸)
違規字詞 | 合法替代 |
---|---|
美白 | 提亮膚色、使膚色均勻 |
除皺 | 改善乾燥導致的細紋 |
減肥、瘦身 | 協助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 |
消除痘痘 | 協助油脂調理、加強肌膚保濕 |
抗老 | 協助延緩肌膚老化現象 |
緊實拉提 | 改善肌膚鬆弛感 |
修復肌膚 | 提供肌膚保濕與滋養作用 |
永久除毛 | 可降低毛髮再生頻率,效果依個人膚質與毛髮特性不同 |
消水腫 | 舒緩按摩可幫助放鬆肌肉與改善循環 |
神速有效 | 視個人反應效果不同,需由專業人員評估後安排療程 |
結語
自費醫療廣告,是結合法規與創意的挑戰。如果要做到:
- 不違法
- 不踩紅線
- 又要有引導效果與品牌力
重點不在於「賣療效」,而是「說理念」、「傳專業」、「引導詢問」。




標籤: 醫美/美容相關法規依據 #常見禁止用語與違規用詞, 醫美行銷, 服務方案愛水線上, 醫美容容

